光學電子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包括光學成像和電子成像兩部分。光學成像基于光的波動性,利用光的散射、折射和干涉等現象形成物體的像,其分辨率受光學衍射極限限制。電子成像則基于電子的波動性,電子與樣品相互作用產生信號,進而形成電子像,其分辨率可達到原子級別。該顯微鏡通過光學系統獲得低分辨率的整體像,再通過電子系統獲得高分辨率的細節像,從而既保留了光學顯微鏡的易用性,又提高了分辨率。
光學電子顯微鏡的操作步驟:
1.樣品制備:對于光學顯微鏡部分,樣品通常需要透明;對于電子顯微鏡部分,樣品需要導電,并且要進行適當的鍍膜處理。
2.光學系統調節:打開顯微鏡,調節光學系統,使樣品進入光學路徑,通過調整物鏡、目鏡和焦距等參數,獲得清晰的低分辨率整體像。
3.電子系統調節:激活電子系統,調節電子束的聚焦和樣品距離,使電子束準確地照射到樣品上,通過調整電子束的強度和聚焦,獲得清晰的高分辨率細節像。
4.圖像采集與分析:通過顯微鏡的成像系統,采集光學和電子像,然后利用附帶的圖像分析軟件,對圖像進行放大、旋轉、測量等處理和分析。
5.結果記錄與報告:根據觀測結果,記錄和報告樣品的光學電子顯微鏡圖像和分析結果。